先募16亿再募71亿,花33亿去蹭锂:铁公鸡中核钛白,誓把股市当“大怨种”
炒股就看,大怨种权威,先募专业,亿再及时,募亿全面,花亿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去蹭 市值风云 95后“全球最年轻亿万富豪第二名”玩家登台 位于甘肃戈壁滩上的锂铁(002145.SZ),于2007年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,公鸡股市至今已是中核15年的上市老兵。 而仔细翻看这家公司的钛白成长史,它的誓把命运就像戈壁滩的生存环境一样艰难、充满了不确定性。大怨种 公司前身是先募中核404所属的钛白分厂,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。亿再2001年中核钛白获得债转股政策,募亿变成股份公司,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承接了1亿多的债务,后债券转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,但不干预经营。 中核钛白专门从事金红石型钛白粉业务。钛白粉又被称为“工业味精”,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。 2000年后中国的钛白粉行业如沐春风,产量与需求快速发展,公司也乘风而上,到2005年,其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销量排名全国第二,国内市占率为8.1%。 但在随后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,中核钛白业绩遭到重击,并于2009年4月变成ST钛白。 1?“垃圾时段“里的李建锋 在紧随其后的长达2年的资产重组“垃圾时段”里,公司经历了先后被两家钛白民企江苏金浦以及山东东佳集团托管,也陷入了停产、复产、停产的窘境,到2011年更是面临资不抵债,已处在濒临破产的边缘。 两次托管经营,都没能让公司扭转局面,无奈下公司一边走破产重组流程,一边寻求新的托管方。 而前董事长李建锋,当时也是安徽金星钛白的董事长,接手了公司,18岁开始做钛白粉的李建峰2011年带着2000万托管保证金进入公司,紧接着又向公司投资了6000万。 而在公司最艰难的2009年,国内钛白粉需求旺盛,市场价格快速攀升,吸引社会资本不断涌入,行业内生产厂商纷纷扩产,导致2011年中国钛白粉行业格局出现产能过剩,钛白粉价格持续下滑。 直到2016年,行业才逐渐走出低谷,行业的荣枯,也投射在公司身上。 2012年10月公司完成了破产重整,2013年1月中核钛白又以6.3亿购买了金星钛白100%的股权,此时李建锋持有公司31.71%的股份;同时公司摘星。 李老板在公司一干就是8年。 2?“全球最年轻亿万富豪”第二名的高光时刻 到了2019年,公司实控人易主:95后王泽龙与李建锋签署股权转让协议,通过受让4.3亿股,也就是公司总股本的27.05%,成为第一大股东,交易对价为16.4亿。 截止2021年中报,王泽龙持有公司股份43.48%。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,王泽龙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,2021年跻身“全球最年轻亿万富豪排行榜“第二名。 但其实跟李建锋“腾笼换鸟”转让股权协议之前,在2015年隔壁家(002601.SZ)的“蛇吞象”的并购案里也能找到他的身影。 龙蟒佰利是钛白粉行业国内排名第一的领头羊,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市值风云APP里查阅这篇研报《靠并购登上铁王座,四年赚回并购款,五年分红76亿:龙蟒佰利,左手专心主业,右手减持套现|专注主业公司系列》。 2016年9月,龙蟒佰利非公开发行股票,王泽龙斥资14.3亿,认购其1.8亿股,成为其第四大股东,持股比例9.24%。 三年限售期一到,2019年9月王泽龙通过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方式,减持其持有的一半的股权,即9390万股。 根据龙蟒佰利的公告显示,其减持的集合竞价均价以12元/股计,保守估计套现11亿;而且2016年-2019年末,根据王泽龙持有的股权比例,获得分红也将近5亿。可以说这波血赚。 放一起看,王泽龙是一边减持龙蟒佰利的股权,一边准备接手中核钛白。 截止2020年末,王泽龙持有的龙蟒佰利仅剩下3200万股,合计1.58%的股份。也就是在上述减持9390万股后,王泽龙又减持了6000万股,不断为接手中核钛白做准备。 回头再看一眼中核钛白的股价,让同样是90后的风云君连呼“666”!王泽龙2019年以3.8元/股收购,到今天公司股价已涨到10.1元/股,而且股价在2021年8月最高处曾突破20元/股。 小王老板接手公司后,这几年公司吾股排名也是逐年小幅上升,目前排名在1672名,算是中游。 3 95后实控人的“股市提款机” 不仅如此,换实控人后,公司连续两年再募资。 2020年9月募资15.8亿。 其中2.3亿投资20万吨/年的钛白粉后处理项目。目前一期10万吨已经建成投产,二期计划在2022年底建成; 剩余的13.5亿用于补充流动性。 上次募资项目还没完全落地,紧接着2021年中核钛白又抛出史上单笔规模最大的定增方案,拟募资71亿,投资四个项目。 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项目投资所涉7.9亿募集资金属于和主营业务相关; 但水溶性磷酸一铵与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,就是妥妥的业务扩张; 而33.8亿投资涉”锂”,则凸显了小王老板对资本运作的熟门熟路,挥洒自如。 随即在深交所问询中,公司对三个项目收益进行了测算: 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项目建设期为32个月,预计毛利率在11.8%; 水溶肥项目建设周期同样为32个月,预计毛利率在15%; 而50万吨涉“锂”项目建设期在3年,预计毛利率为42.8%,远超2021年前三个季度公司的毛利率37.9%。 但目前该募资计划尚未获批。 负债风险缓解,现金流逐渐充裕 公司固定资产加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重先升后降,最严重的2018年达到55%,但随后不断改善,截止2021年前三季度为25.9%,公司经营杠杆高的问题在缓解。 公司资产负债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,2016年超过50%,到2020年为28.7%。2021年三季度末又有抬头迹象,达36.8%。 有息负债率走势与整体负债率基本相同,负债风险已经大幅降低。 2018年-2021年前三季度,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始终处于高水平,2021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已达到35.6,公司流动性较好。 近五年一期,公司现金利用效率表现始终较好,截止2021年三季度末,现金循环周期为-53天,公司完成一轮“购存销”不需要占用自己的现金。 2016-2021年前三季度,公司总共产生了36.1亿经营现金流,支出17.1亿资本开支,最终自由现金流净流入19亿。 自2016年以来,中核钛白的自由现金流历年为正,尤其是近两年大幅增加,公司可以依靠自有资金完成项目投资,也具备回报股东的能力基础。 2021年前三个季度,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历史峰值,为9个亿,超过2020年全年的7.1亿。 与之对应的净现比,过去几年一直处在1以上,2020年也有上升,公司净收益质量较好,2021年前三个季度0.9。 2016-2021年前三季度,公司收现比除2018年超过1以外,均处在0.78-0.86的区间内,2021年前三个季度为0.82,公司回款情况表现一般。 “铁公鸡”10年不分红,伸手要钱又快又狠 负债安全性上升,现金流也比较充裕,但公司并没有什么分红意愿:自2007年上市到2016年,10年公司没分一分钱,可以说是铁公鸡里的战斗机。 2016年钛白粉行业走出低谷后,2017年公司净利润大幅增加,也开始分红,但也不过是蜻蜓点水,连续三年分红占归母净利润均在10%以下,2020年情况稍微好转,也只有17.2%。 从2016年至2020年,公司归母净利润总计17.8亿,累计分红1.75亿,总分红占比不足10%。 可以说,小王老板但凡没有“锂冲动”,公司或许有希望稍微改变一下上市这么多年只吃不拉的“边缘公司”形象,好歹给股民分一点……可怜可怜这些可怜的韭菜吧…… 然而,并没有。 而且不仅分得少,公司还等着靠股市提款机继续融资呢! 要知道,公司上市这15年里,一路都在融资,一路都在吸血:共计融资5次,总计到手33亿,对比总分红的1.75亿,着实有些说不过去。 如果这次募资计划71亿能正式过会,可以说95后小王老板加入公司两年开启吸血模式,后续分红如果还这么寒颤,风云君只想说,人不能这么无耻。 2021年起钛白粉行业周期开始向好发展,公司销售量价齐升,利润大增,毛利率也处于行业内中上游水平。 希望上述问题能够得到改善。 话说,公司好不容易从泥坑里爬出来,渡过了艰难的“垃圾时段”,本该痛定思痛,痛改前非,好好做好主业,创造业绩,回报这个宽容的有点过分的市场和单纯的有点傻气的投资者们了吧? 然而,并没有。 公司更换实控人后一点没客气,不管自己业绩做得怎么样,历史多么不堪,反正股市这台自动提款机不用白不用,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嘛:95后小主上位后,再次张开血盆大口,开始不断募资,新募资计划中除少量涉及现有主营业务,主要是豪赌从未涉足的、时下的大热门“锂”,让人不禁疑惑公司的未来走向。 更关键的是,作为铁公鸡中的战斗机,公司向来只进不出、只吃不拉,股东回报几乎无从谈起。 所以,各位走马灯一样的资本玩家实控人,在不断伸手要钱之前,是不是应该先扪心自问一下: 你,配钥匙吗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人民日报刊文: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
- 大跌后陷入熊市 美股依然未见底
- 美国一学区遭遇枪击威胁后紧急停课 FBI介入调查
- 6天5板!牛市旗手龙头官宣“一把手”,尾盘H股大跳水
-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: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大突破
- 英飞特拟购买欧司朗旗下照明组件数字系统事业部
- 美国恐将拜访沙特 供应端能否明显提升?
- 华慧能源涉嫌连续偷税,IPO前夕被举报!
- 极氪汽车回应是否调价: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
- 油价迈入“十元时代” 成本谁来消化?
- “找工作就像谈恋爱”:HR眼中的最难就业季
- 理财诈骗又现新花样!300多人因保险集资被骗4600万
- 北京今起租房需网签 租金可调控
- 泽连斯基会见阿尔巴尼亚和黑山总理
- 二孩妈妈坠亡留遗书指控美容院,负责人回应她私用民间药膏
- 美财政部授权延长与多家俄银行的能源交易许可至年底 分析人士:尴尬!
- 大宗商品“内强外弱” 业内谨慎看待后市
- 债券投资巨亏100亿?中国银行香港回复:传闻不实 并无此事
- 保险板块领涨:密集增持回购 战略配置价值显现
- 证监会对华龙证券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因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等
- 搜索
-